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快讯工作快讯

祝贺!7个省级奖项!

作者:admin发文单位:共青团东莞城市学院委员会浏览次数:5819更新时间:2024-10-19 19:34: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10月13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等联合举办的第十七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季活动之第二届广东大学生乡村治理调研竞赛决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我校“百千万工程”大学生突击队以优异表现突出重围,斩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的优异成绩!

深耕乡土,青春筑梦“乡”行热忱满怀,细致镌刻助力乡村振兴,城院青年勇挑重担共赏队伍的风采展现!

一等奖团队

药产助村,村兴业旺——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市黄花村郁金中医药产业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团队成员:李潇婷、刘森怡、程宇露、刘晓茜、朱晓萱、莫曦曼、李芷怡、曹馨予、刘芊秀、刘杰 指导老师:张超、陈孔艳

项目简介:本调研旨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清远市黄花村居民对郁金中医药产业建设情况的认知、满意度和期待,掌握当地郁金中医药产业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层访谈法,正式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 334 份。调研发现,黄花村郁金种植基础较好,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居民对产业建设的满意度较高。然而,该地区郁金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区域规划指引不够、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阻碍了产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建议强化产业布局统筹,引进更多技术人员,加速创新发展,打造地方文旅品牌。

筑梦城镇化,村改谱新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莞市洲涡村居民对城中村改造的满意度及需求调研
团队队员:谢翊曦、董灿明、虞思静
许晓芹、黄君瑜、蒋清泉、石晓晴
莫梓键、刘一纬、王梓欣
指导老师:陈孔艳、张超

项目简介:本调研以东莞市望牛墩镇洲涡村作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层访谈法、文案调查法收集相关资料,正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0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城中村改造满意度的因素,旨在探索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调研显示,受访者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受访者普遍感受城中村改造进度较为迟缓、统筹用地建设规划是提升居民城中村改造满意度的关键所在、城中村改造应积极响应居民对文娱设施的憧憬。提出线上线下宣传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推进城中村改造、提高居民参与度、完善文娱配套设施等建议。


“寮”婚恋——东莞市寮步镇18-45岁青年婚恋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团队队员:赖泯仰、陈家辉、黄苏文

何纯静、侯蔓茹、吴昶庆、陈志鹏

指导老师:杨丽君、赖沛东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探究东莞市寮步镇当代青年的婚恋意愿、婚恋观念的问题,发掘影响青年婚恋意愿的因素,推动乡村治理及社会和谐发展。研究团队以东莞市寮步镇18-45岁青年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下随机拦截调查和线上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在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一手数据,通过文献调查法搜集二手资料。最终共收集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27份,问卷有效率为88.96%。基于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交叉列联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年婚恋意愿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五大取向对择偶和生育意愿的影响路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受访者婚恋意愿较高,但生育意愿不强烈;(2)受访者择偶时对情感的认同高于经济条件;(3)经济压力大仍然是影响婚恋及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因素;(4)受大众媒体影响,受访者对待婚恋更加理性;(5)受访者愿意通过相亲方式寻找婚恋对象。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生育意义和价值的宣传,提高青年对生育的积极性;(2)注重情感对婚恋的维系作用,促进健康、平衡的婚姻关系;(3)加大社会各界对婚育的经济支持,增强婚育信心和安全感;(4)发挥大众媒体正能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5)开展更多优质相亲活动和服务,为青年交友提供帮助。

二等奖团队

城上桥研,助力乡村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满意度调研—以东莞市寮步镇上底村为例

团队队员:刘世豪、李重远、严素

苏善茵、赵美娜 

指导老师:刘鹤鹤、符克议

项目简介:本研究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选取东莞市寮步镇作为研究区域,特别是对上底村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与分析。本次问卷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与深入访谈法,共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与上底村特色相适宜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寮步镇其他乡村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团队的结论是帮助促进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提升村民认知度。培育和引进优质企业,加快产业促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为上底村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方式方法与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莞市石排镇水贝村为例

团队队员:罗国涛、邱琼琼、包兰妃

谢子妍、王禹童、刘健翔、卢俊峰

周炎锋、彭敬佳、庄曾菥

指导老师:张利敏、郭荣朝

项目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诸多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以东莞市石排镇水贝村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探索了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在水贝村的应用和潜力。团队的成果/结论是,水贝村在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环境治理不彻底、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需通过强化宣教引领、加大投资力度、生态修复及美化建设等综合措施,以全面提升水贝村的人居环境质量。

三等奖团队


基于五感理论的植物研究与造景设计——以大氹村前街小公园为例

团队队员:麦伊欣、蒋颖欣、霍柏芝

唐炜桢、佘瑛琪、江均谊、何俊乐

指导老师:张梦妮

项目简介:本研究公园的植物造景设计中。结合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地形特点、园内植被状况以及居民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打造一个多感官体验的休闲绿化空间。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设计,旨在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宁静、放松的氛围,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提供一个促进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邻里关系,增进村内居民的联系和凝聚力。本项目还积极响应道滘镇的“四小园”倡议,支持大氹村的环境建设“百千万工程”,致力于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质量,打造一个更加宜居、和谐的社区,为道滘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这些措施,为大氹村居民提供一个理想的休闲、交流场所,同时也为道滘镇的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农村毒品治理模式调查研究

团队队员:黄宝怡、潘苏琴

吴函槟、胡新新、陈嘉俊



项目简介:本调研以东莞市横沥镇农村作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层访谈法、文献调查法收集相关资料,正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83份。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来分析当地的农村毒品治理现状,旨在探索农村毒品治理的新模式和策略。团队的成果是创造性提出了“1+2+3+4+7+N”的农村毒品治理新模式,即立足一个核心,抓好两类群体,突出三个强化,健全四项机制,探索七条路径,打造N支队伍。

近年来,学校团委坚守初心,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引领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服务人民、探索真知,以实际行动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以青年作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暑期,我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工作在广大师生的付出与努力下,喜报频传,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期待更多城院青年继续投身社会实践,为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建功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