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大年,人间小团圆
作者:admin发文单位: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委员会浏览次数:1010更新时间:2021-04-25 00:13:16
冬至是怎么来的呢?
冬至作为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推行夏历后,冬至和新年便成了两个节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要吃馄饨、饺子等美食以示庆贺。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冬至日有什么饮食习俗呢?
饮食习俗方面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如何养生呢?
民间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冬至佳节
与家人一同欢度,才有意思
同学们
不管今天有多忙
都记得给家人打个电话哦!
冬至快乐